河北石家庄:从管理者到“贴心人”——社保中心全面构建特色退管服务模式
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保中心聚焦增进离退休人员福祉,在退管服务领域创新机制、创新理念、创新模式,通过不断拓宽服务范畴,提升服务质量,实现从管理到服务转型,为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增添幸福色彩,为社会和谐稳定夯实基础。
一、 强化支持力度,筑牢退管服务基石
一是始终做好政策保障。自上世纪90年代设立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务站起,石家庄市退管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开启,从最初服务10家破产企业离退休职工,逐步扩展至涵盖多元离退休群体。退管工作始终致力于为政府分忧、为离退休人员提供全面服务。先后出台《石家庄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》《石家庄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》,以政策保障推动工作不断前行。二是全面落实经费保障。建立健全退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,20年来石家庄市共投入退管服务专项资金达8000余万元,有效保障了退管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。三是切实建好服务队伍。石家庄市专门配备了由110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,服务网点遍布全市,全面打通“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”最后一公里,确保每位离退休人员都能享受到便捷、贴心的服务。
二、 创新服务模式,提升退管服务效能
一是把管理放在首位。着力开展管理服务网络化、档案管理规范化、资格认证多样化、组织学习经常化、政策咨询专业化、组织活动自主化“六化建设”,积极打造“一掌一网三到位”认证服务模式,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效率,保证了社保基金安全。二是把关爱落到实处。进一步优化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服务体系,广泛组织开展节日慰问、高龄祝寿、踏青郊游、红色教育等活动。成功举办退管工作30周年座谈会,全面展示社保退管工作30年的温暖历程和丰硕成果,165名离退休老同志参加,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厚爱。多年来,共举办133场文体活动,受益面达10万余人。三是把服务下沉基层。大力开展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通过开办“四室一校”,即:棋牌室、阅览室、健身室、文艺室和社区学校,打造了退管服务“样板间”。实现市、县(市、区)、街道、社区四级联网,信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;每年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培训,确保把专业周到的服务送到退休人员身边。
三、 聚焦发展要点,开创退管服务新局面
一是注重党建引领。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学习活动,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;构建民政、文旅、宣传等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,合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、比赛、汇演、会展等活动;借助各类媒介平台,不断扩大社保相关活动的影响力,进一步营造尊老、敬老、爱老的浓厚氛围。二是强化数字赋能。以企业退休人员需求为重点,持续探索退休业务全流程联办模式,通过让“数据多跑路”,实现退休人员“少跑腿、不跑腿”。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共享机制,将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资格“自证”转变为“无感”认证模式,真正实现“寓认证于无形,寓认证于服务”。三是提升治理效能。建立退休人员网格化管理系统,充分发挥“网中网、格中格、人找事、事随人”管理优势,做到马上访、每周访、每月访、每季访“四走访”服务,持续提升“网格化”治理效能,不断促进社保工作从“管理型”向“服务型”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