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淮安:多措并举促进新就业群体就业创业
新就业群体是重要的就业新领域,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,有利于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。2024年,淮阴区就管中心健全制度机制,推动政策落地,优化公共服务,促进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。
搭建平台,促进供需对接。以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阵地,同时整合城区商业体、乡镇集市以及网络招聘等多元化渠道,全方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。2024年累计开展面向新业态在内的各类群体招聘活动109场,其中现场招聘85场,网络招聘24场(直播招聘1场),累计参会企业1444家(次),发布岗位5097个(次)。
多元宣传,畅通信息渠道。不定期通过“淮安就业”、“幸福淮阴”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缺工岗位信息达61次;通过手机短信向移动手机用户累计发送20万条“春风行动”专场招聘会场次信息;制作展架48个、大型桁架1个,发放需求表10000份 ,极大地促进了供需双方的交流,满足了不同层次求职者的需求。
聚焦新形态,赋能零工就业。深挖岗位资源,借助“就在江苏”平台发布近零工岗位,覆盖即时配送、钟点工等热门领域。高标搭建零工平台,打造功能分区细致的服务平台,有力缓解零工就业难题,推动新就业形态发展。
强化政策,扶持自主创业。通过各项媒体加大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,领取营业执照的新就业群体,可以申请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个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;符合条件的新就业群体可以申请4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其它创业补贴政策。2024年共为辖区848内创业者推荐申请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.42亿元,为781户创业者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463.02万元;为35人次创业者发放各类创业补贴31.24万元;为3位大学生创业者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3.3万元。
以赛为媒,挖掘创业项目。挖掘培育辖区内优秀创业项目,引导项目参加各项创业大赛,扩大项目的影响力,对评选认定为市级优秀创业项目的,给与一次性奖补,进而鼓励和促进新就业群体自主创业。2024年共推荐7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大赛,其中“勇蟠高峰、桃出精彩”项目荣获2024年“江苏银行杯”淮安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。
开展活动,提供专项服务。为了进一步为辖区内的创业者提供更细致化的创业服务,淮阴区2024年开展源来好创业-创业服务专家基层行活动2场(曼度广场1场主讲抖音直播带货,种子公司1场主讲粮食安全与大食物观),共组织50余家企业参加活动,现场反响热烈。
多元化培训,提升就业技能。通过就业帮扶,培训促就业,利用各类网站、公众号、微信群等网络媒介广泛宣传免费培训政策,并继续开展以母婴护理、病员护理、美容美发等项目为主的门槛低、市场需求量大的培训项目,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。2024年累计培训学员3751人次,为1257人次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82.79万元,其中,为适应群体类型的多样性及增加培训的吸引力,创新开展电商直播及短视频运营培训7个班次,培训学员251人,发放培训补贴13.88万元。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,我区创新开展“云督导”管理模式,依托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开展推进“云眸工程”,通过固定、移动可视设备和存储设备,开展远程监控、视频录制、课堂快照等一系列监管措施,进一步规范培训行为、提高劳动者参与培训和监督培训效果的积极性。
兜底帮扶,援助新就业困难群体。鼓励自主创业,积极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群体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,在符合政策条件下申领社会保险补贴。2024年共为6056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资金3504.57万元。
推进标准化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建设,助力居民求职就业。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系统,稳步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,增强社区居民的就业创业能力,完善服务功能,提升就业服务质量,支持劳动者通过线上线下实现多渠道就业。2024年东街和星光两个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已建成,共为300余人进行政策讲解与指导,并针对不同就业需求意愿的群众推荐企业招聘信息。(徐荔荔 张梦云)